笛卡兒使用數學的方法來進行哲學思考,對我的思維方式產生重大的影響;不僅對我個人治學、做人、處事如是,對於我教育小孩的方式亦如此。我就是遵循笛卡兒的思考四條規則,養成由「結構」和「層面」清晰有條理看事情的思維習慣,大學能以第一名的成續畢業靠的也是這一套追根究底的紮實功。我在每位兒女的書桌旁都貼上如下的座右銘:
學習做人
學習做事
學習不斷的學習
學習解決事情的方法
就連廁所亦張貼,坐上馬桶就入目。總覺得,人坐在馬桶上或洗澡時較會「我思」、「自省」,且較能「冷靜」、「客觀」。
讀書的方法要「先看林,再看樹」。讀書的目在知曉「人情義理」、「禮義廉恥」,懂得「解決問題」、「有效管理」{將有限的資源做最有效的應用,謂之管理}。
我們紡織業特別瘋「暗」棋,尤其在「做內銷場」的大同區「布市」。「象棋文化」的形成可能是因早期資訊不透明,大家藉由此交誼方式來互通有無。通常是由實戰經驗豐富的高手來操盤,一堆人馬圍觀;為了互通資訊,「圍觀者」很多都是各方上市公司的經理級人物,因為紗布的「盤價」很多是由這裡開出的。象棋像極了人生,尤其是「暗」棋,掀「對」或者掀「錯」棋子,對整盤棋的「命運」會非常不一樣。處「優勢」或處「劣勢」時的「步步為營」或「危機處理」,掀「法」和下「法」是不同的。如果下的賭注大,就「棋中不語真君子」;賭注小,則「七嘴八舌真快樂」。大多為「七嘴八舌真快樂」的場合居多,由於切入「結構」和「層面」的思維習慣,常會讓我脫口而出「十字炮架構」(交义的雙炮火力)、「卒士包聯軍」(無堅不摧的組合)、「單帥不殺士」、「單卒不殺帥」(上下駟層級解構)等等非常實用的「觀念術語」。
再舉「麻將」為例。「老手」不用看就知道自己摸上的是什麼牌,因而能「行有餘力」觀「眼」察「色」對手聽什麼牌或沒聽;而「新手」則通常是自顧不暇,十打九輸幾乎是必然的。我的「牌」齡也是屬於自顧不暇的「新手」,以前也常是「十打九輸」。後來,我由144張牌扣除立牌16張 x 4、「花」8 張和「後八墩」16張,剩56張牌,除以4等於14,再除以2為7,算出短兵相接的交戰點應會在打到第七張牌的前後,這時我會很注意每一家打出的牌,並特別注意自己會洩露「軍機」的小動作。我在只打四、五張牌前就被「胡」的狀況,會視為牌「運」差,為非戰之罪,自能保持「心平氣和」,而降低失誤的機率。且我把「3」和「7」也視同一搭,以「萬」來講,只要摸進任何一張「萬」子都會成「搭」;愈多「搭」的牌,「胡」牌的機率自會提高,能有多此一不是「搭」的「搭」的概念,會是相當有用的。
我的「牌友」如看到此篇文章,一定會笑我「魯肉腳」還敢大談<<麻將經>>。其實,我舉「象棋」和「麻將」為例,較淺顯易懂。同時,我的重點是要藉此兩例強調:養成切入「結構」和「層面」的思維習慣,可適用於任何的「事件」,對「解決問題」及「有效管理」確實有很大的助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