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達摩渡江 A.jpeg

 

達摩渡江 B.jpeg

 

劉傳(19162000)1979年,獲得國家第一批「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榮譽稱號。他繼承了中國傳統陶塑的優秀藝術傳統,又將這種藝術傳統保留到後輩之中。不僅如此,他是石灣陶塑史上對於幾百年的石灣陶塑理論進行系統總結的第一人。他把石灣陶藝的創作、技藝與美學理念結合起來,把幾百年以來流傳下來的石灣陶藝從民間藝術提升到中國雕塑的範疇。

 

中央美術學院派出教授跟劉傳工作,隨後又請劉傳來講學。在美院課堂上,劉傳侃侃而談「宜起不宜止」、「宜藏不宜露」、「丑而不陋」、「奇而不怪」等原創陶藝理論時,引發了學院派對石灣民窯的重視。劉傳作為石灣陶承前啟後的一代宗師,不僅僅有著獨特的藝術個性,更有著一個傳統手藝人對藝術極致探索的工匠精神。

 

《達摩渡江》翻模品  蛇窯燒製  物件尺寸:28 x 22.5 x 43.5公分 H。印款:「劉傳」方印。達摩身著長袍頭戴披肩帽,右手緊握托在肩膀上掛著包衭丶斗帽丶和單隻鞋拖的樹技另端,左手藏於長袖內,雙腳成一直線(輕踏於一葦上,乘風破浪,渡江入魏),長袍下擺乘風而飄,將《一葦渡江》的傳説情境描繪得栩栩如生。

 

達摩祖師,印度人,原名菩提多羅,後改名菩提達摩,自稱佛傳禪宗第二十八祖,為中國禪宗的始祖,故中國的禪宗又稱達摩宗,主要宣揚二入四行禪法,達摩祖師的思想,對中華文化起了很大影響。禪宗不需要言語文字來闡述,只要了解自己的心性,就可以悟道成佛。所以有些大師雖然一個字也不認識,也毫不妨礙成為大師。比如後來的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就不識字,但是他吟出了一首堪稱禪宗高度總結的詩: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據史籍記載,達摩初祖在少林寺傳法慧可之後,即到熊耳山下的定林寺傳法5年,於梁武帝大同二年公元536年十二月圓寂,終年一百五十歲。

 

劉傳精心創作的《達摩渡江》將達摩祖師胡貌梵相、雙目炯然、腮絡鬚、大耳環、額頭高廣、頭戴風帽的圖騰刻畫得極為生動。並將其一葦渡江的傳奇故事精闢詮譯,呈現達摩集智慧與自在於一身之祖師風範氣韻、極妙參神的「形神美」,甚而能讓觀賞者感召其逍遙自在、莊禪一體的精神境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文 的頭像
    阿文

    日出日落部落格

    阿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