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畫琉璃鼻煙壺的大發展應該是在晚清、民國時期,這和當時琉璃製造技術的發展有密切相關。
光緒年間有名的內畫高手有30多位,基本上是以北京為主,也有山東的。周樂元、馬少宣、葉仲三是三位京派內畫藝術大師。三位大師各有所長。周樂元主要是內畫山水,他的作品很少。馬少宣內畫鼻煙壺的特點是一面繪畫,一面題字,富於詩情畫意。葉仲三1945年去世,他的兩個兒子葉曉峰和葉蓁祺傳承了他的衣缽,作品都署葉仲三的名字。
實際上,在各類鼻煙壺工藝中,傳承得最好的就是內畫鼻煙壺。河北的王習三大師是現在冀派內畫鼻煙壺的代表,在河北衡水有五萬人在從事內畫這個職業。另外,北京有劉守本,山東有張廣慶等等。
《琉璃鼻煙壺內繪兒童嬉戲圖》物件尺寸 7.6 x 3.3 x 7.6 公分高。本物件依型制應有帶銅鍍金雕花蓋及牙匙,遺失,被改以瑪瑙盒蓋,以膠水由頂部黏封,無法打開。
肩、腹、底左右繪纏花紋飾上各有一朶盛開的的牡丹花,上下繪有彩帶和變型荷花瓣紋飾。頸部繪一圈雷紋飾。燒製完成後,再於正丶背兩面開光處內繪兒童嬉戲圖。正面款識:晏戲圖 甲午夏日作。繪十二位孩童在巨樹下丶奇石旁煮食以及玩耍。背面款識:文字細小無法看清內容,但依字數推測應有加了落款。繪九位孩童在籬笆內大樹下丶太湖石旁追逐嬉戲。
這群兒童天真爛漫,純潔無邪,無憂無慮,無牽無掛的童趣描繪得唯妙唯肖,讓觀畫者沈醉於他們歡樂輕鬆的美好時光的同時,也回想起自己兒童時期無盡的樂趣。
這位雕刻師本身應也是一位名畫家,才能栩栩如生地將孩童的互動、神態,天真無邪,自然悠閒的情境生動地呈現。人物形象飽滿質樸,線條沈著老練,勾勒精細,色調清雅,以精細工整的手法刻畫人物,服飾線條流暢,鈎描圓潤柔美,體現了爐火純青的筆墨造詣。
畫家紮實的造型功力和筆墨修養,富有趣味性、詩畫交融、神形兼備,幽淡天真中有高韻,此"淡中真趣",非塗紅抹綠者可比擬。將對象描寫得栩栩如生,才有"真趣",詩畫家追求的"真趣",存乎詩畫藝術作品中,雖不可捉摸,但又有真實感,它讓觀賞者獲得景物、性情逼真的感覺體驗和審美趣味,起著"童心未泯、還老返童"作用。這幅畫「畫裡」寧靜、祥和、清新幽雅的意境將畫家的心境、情懷和修養展露無遺;這樣的氣氛比「畫面」的景色和物象更為動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