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的女人》 油畫 徐悲鴻 1932年 ( 90x 65cm )
《閱讀的情侶》 油畫 徐悲鴻 1934年 ( 65x 90cm )
徐悲鴻 ( 1895-1953),原名徐壽康,江蘇宜興人。中國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中國現代美術的奠基者。徐悲鴻自幼隨父徐達章習詩文書畫,1912年在宜興女子初級師範等學校任圖畫教員,1915年在上海從事插圖和廣告繪畫。1916年入復旦大學法文系半工半讀,1917年留學日本學習美術。回國後任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導師。1919年赴法國留學,1923年入巴黎國立美術學校,學習油畫、素描,並遊歷西歐諸國觀摹研究西方美術。1927年回國,先後任上海南國藝術學院美術系主任、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1929年移居南京,於國立中央大學任教。1933年起在世界各地舉辦中國美術展覽和個人畫展。此後重返南京,擔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兼系主任。1946年任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校長,1950年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曾任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主席。
在繪畫創作上,他提倡「盡精微,致廣大」,對中國畫 ,提倡「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絕者繼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繪畫可採入者融之。」擅長油畫 、中國畫,尤精素描。人物造型,注重寫實,傳達神情。曾創作《九方皋》、《六朝人詩意圖》、《中國負傷之獅遙望美國飛虎飛將軍》、《愚公移山》等寓有進步思想的歷史畫,所畫花鳥、風景、走獸,簡練明快,富有生氣,尤以畫馬馳譽中外,畫能融合中西技法,而自成面貌,為傳統藝術的革新與發展開拓了新的廣闊天地。他在繪畫理論和實踐上見解卓越,在美術教育方面所作的貢獻巨大,尤其提攜後進不遺餘力且獨具慧眼。
作為一位成就極高的藝術家,徐悲鴻一生經歷坎坷,成績斐然。他癡迷藝術,天性浪漫,相貌英俊,不拘小節,敢愛敢恨,是一個十足的性情中人。而君子多才多藝又多情,自然也就是年輕女性無法拒絕的好情人。徐悲鴻一生經歷了三短跌宕的感情。蔣碧微、孫多慈、廖靜文,三位女性在不同時期陪伴他各自走過了一段情感歷程。蔣碧微在19歲時勇敢地與徐悲鴻私奔,此後同居多年,輾轉各地,生兒育女,最後終因人生志趣不同而在28年後分道揚飆,做了張道藩的情人。孫多慈是徐悲鴻的學生,兩人的愛情自始至終籠罩在陰影之下,迫於輿論和父母的壓力,艱難而隱秘;一番掙扎之後,孫多慈痛苦地選擇了離開,寂寂地嫁作他人婦,留下終身的思念。廖靜文是徐悲鴻唯一正式成婚的妻子。她在19歲時勇敢地嫁給當時已經47歲的老師徐悲鴻,為其生兒育女,既是心靈之友,又是生活伴侶,一直陪伴徐悲鴻直到他去世。徐悲鴻去世之時,廖靜文只有30歲,兩個孩子還年幼。但廖靜文毅然將徐悲鴻留下的1200餘幅作品,以及他收藏的唐朝以來歷代名家書畫作品1000餘件,以及各種珍貴圖書、碑帖等一萬餘件文物全部無償捐獻給博物院。
《閱讀的女人》油畫 畫布 鏡心 款識:悲鴻32.6。畫中女子專注閱讀的眼神,刻畫得入木三分,精彩至極。鮮豔的黃色旗袍在陽光照射的反射下,將女子姣好的面孔襯托得更加豔麗動人。開义的旗袍隱約露出迷人的大腿,在30年代初那可是走在時代尖端的摩登女性;加上又是喜好閱讀的知識分子,可謂是才貌雙全的奇女子。緊靠背椅旁繁茂的竹葉和磚砌平台上的小盆栽花葉,平常百性人家的後院春意盎然,簡陋的背椅和樸素的器物安排,更加突顯女子隨遇而安的蘭心慧質。整幅畫作的精心佈局和構圖,非常成功地營造畫面女子的豔麗照人和高貴氣質。畫家高超的技法,將空間的虛實和光影的捕捉,發揮得淋漓盡致,突顯主體對象,增加畫面層次的厚重感,呈現秀澗靈逸、堅實飽滿、極富獨創性和個性化的審美情趣。
《閱讀的情侶》油畫 畫布 鏡心 款識:悲鴻34.7。畫中一對共同分享閱讀喜悅的年青情侶,先睹為快的專注神情,讓觀賞者也急迫地想知道書本的精彩內容。少女舒適地背靠枕墊,半躺於貴妃椅上,年青男子坐靠在貴妃椅後方,雙手環抱著貴妃椅背,引頸和少女共享閱讀的喜悅,畫面呈現一片祥和寧靜的氣氛。少女背後生意盎然的鮮花,與年輕男子背後晦暗的黑灰色窗簾,形成強烈的對比,將屋子裡祥和寧靜的氣氛增添了幾分惆悵。畫中的年青男子應就是徐悲鴻本人,畫中的少女應該就是蔣碧微夫人。
此畫作於1934年7月,正是他們夫婦一起赴歐洲參與“中國近代名家的繪畫送到歐洲各國巡迴展出”(1933-1934),準備8月返國前。而1933年前那段期間徐悲鴻與孫多慈已編織了多年的款款戀情,在此畫作中隱約可以讀出,介於兩個女人中間的徐悲鴻,內心深處應有著左右難為的掙扎。在他與蔣碧微結識十七八年,作此畫作,背景無窗戶的窗簾及突兀的圓形大陶缸古物 (由其發亮的光澤硏判,陶器是不容易有此光澤的,除非它有相當的年分),應是有著某種記憶的意涵,或者對婚姻需要小心荷護的自我提示。
徐悲鴻的藝術家天性,使他行事浪漫,溫柔多情,對美好的事物總是充滿激情。而愛情也就是這樣美好的事情。男女間,無非是青春、真心和生命的相互給予和寄託。蔣碧微、孫多慈、廖靜文各自都將自己的青春獻給了與徐悲鴻的愛情。儘管他們也曾有過誤解,怨懟、爭執,儘管他們並沒有都白頭偕老,可是唯有愛,是無法忘記和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