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意味著自我滿足 (德國) 亞瑟 叔本華
自給自足,自己就是一切,無所欲求,才能說:「我只占有自身之一切。」毫無疑問,這就是幸福最主要的本質。所以,我們無需過多的告訴自己:「幸福意味自我滿足。」商福特那也說:「幸福絕非輕易獲得的東西,在別處不可能找到它,只有在我們自身中才能發現它。」
然而,當一個人確信除了他自身以外不能再依靠他人時,生活的重負和不利的處境、危險和煩惱──這些全部產生於與他人的交往中──就不僅是難以數計,且是不可避免的。
追名逐利、生活奢侈,所有這些都是通往幸福之路的障礙,雖然它能讓我們享受到種種樂趣、愉悅的樂喜,能改變我們悲慘的生活,但是,這也同樣是一個危險的過程──一個不可能不會導致失望和幻想的過程,在這方面,不斷變幻的謊言同樣是不可避免的附屬物。
一個人唯有當他獨自一人時,他才是自己。假使他不喜歡獨處,那麼,他定不熱愛自由;因為只有他孤獨無依時,他才真正是自由的。一個人的獨立性越強,越難成為與他人交往關係的犧牲品。對於獨居,是歡迎、忍耐還是逃避,要依據一個人價值的大小來決定──當獨自一人時,可憐人體驗到的全是不幸,而聰明人喜歡的卻是獨居的高尚偉大;簡言之,每個人都將成為他自己。
一個人不可能與除他自身外的任何人──甚至包括他的朋友或伴侶──完全相同。個性差異、氣質迴然常常或多或少會引起不和──儘管這種不和可能微不足道。思想的平靜、靈魂深處的安寧以及身體的健康,所有這一切世間能給予的最大幸福,只有在獨居中才能獲得,而這種平靜和安寧作為一種持恆的心境,唯有身處絕對幽靜之處方可達到。
直接了當地說,無論友誼、愛情、婚姻的紐帶多麼牢固,一個人最終關照的只有他自己的福利,至多還有他的兒女。一般說,你與他人的關係越密切──無論這種關係是工作關係還是私人友情──你的生活就越糟糕。孤獨和寂寞確實有其不利之處,但是,倘若你不能突然感受到孤獨的不利,至少你能發現這種不利的存在。在這方面,社會是狡滑的,它能使你與他人的交往看起來是一種令人愉快的消遣,它所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且常難以彌補。因此,應當讓年輕人從小接受獨處的訓練,因為這是通往幸福和心靈寧靜的必要之路。
一個品質高尚的人,其主要標誌是他並不從與他人的交往中得到快樂。他越來越寧願獨處,並且隨著時間的流逝,最終認識到一邊是孤獨,另一邊是粗俗,除此之外別無選擇。安吉利斯賽勒修斯──一位充滿高貴而摯愛的基督教徒情感的人,也不得不承認其真實性。他說:無論孤獨如何令人痛苦,也要小心,不要變得粗俗。因為,無論你在何處,都可能找到一片荒漠。
生活總是不盡如人意的,正如賀拉斯所說:「幸福並不意味著事事如意。」有一句印第安諺語說:「沒有不長苔的蓮花。」
當你發現社會不盡如人意,感到自己遁入孤獨更為恰當時,你不是一個能經受得起長期獨處考驗的人;這種情況可能發生你年輕的時候。那麼,我奉勸你養成在社會交往中保持某種孤獨的習慣,亦即學會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的孤傲。另一方面,即不要拘泥於別人所說的話,也不要立刻和盤托出自己的思想。並且,不要對他人有過高期望──不管是道德上的,還是才智上的,應強調自己與別人意見的差異,這是一條實行一種值得讚許的、寬容的最佳途徑。假如你這樣做了,你就不會與他人有過於密切的聯繫和交往,卻又顯得似乎生活在他們中間。你與他們的關係將會有一種純粹客觀的特徵。這種預防措施將使你與社會保持適當的距離,並可使你因此而避免遭受其浸污和傷害。就此而言,社會恰如一團熊熊烈火──聰明人因與之保持適當的距離而得以取暖;傻瓜則不是因為靠得太近而被灼傷,便是抱怨火的灼傷而逃逸,以至於孤零零地忍受嚴寒的煎熬。
(錄自 叔本華 人生哲學智慧 劉燁 編譯)
只有先排除一切虛榮炫耀,置身於簡樸無華的生活中,才能做到心境平靜,也就是到達人生幸福的堅實基礎之上。(本部落格<<保持心境平靜>>) 保持心境平靜 (好文章分享)
靜心在「哲學」上的詮釋,知道並不代表你能辦到。除非你能進入「靜心狀態」去「觀照」,你就會「如實」發現。(本部落格<<天底下只有三件事>>)天底下只有三件事
「哲思」的根基都得在正本清源看出本象後,去「觀照」,而後自得。
西方許多哲學家的哲思,也都同樣是「觀道」而得。像叔本華觀察到一株玫瑰樹上的每一朵花也許稍有差異,但每一朵都表現了那股促使玫瑰成長、茂盛而後開花的力量。因而,在他的著作<<意志與表象的世界>>,論述「意志」顯現於人的情緒生活裡,是對本身生存的爭求。每個人都是一股根本力量的一種可能的顯現,這股力量隨時都在現象的世界裡設法實現自體,但是先行於所有的現象(成長過程的變化)。
我個人很喜歡哲學家尼釆及叔本華的文章,透過他們對人生本象的了解,反更能讓人掌握「幸福的因子」──真正做到「保持心境平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