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樹堅毅風骨展 紅鵲相知情意深
水仙吉祥曼妙舞 茶花富貴滿院春
中國水墨花鳥畫以其獨特的審美品格和藝術特色屹立於世界的藝術之林。花鳥畫在唐代已經獨立成科,到宋代發展至成熟和完善,在數千年的發展過程中逐形成一套獨特的理論和筆墨程式,以其清秀淡雅、富麗堂皇、博大淵深而呈現在中國畫壇。
花鳥畫所描繪的對像是花、草、蟲、魚、鳥、獸以及與之相關的自然界。其主要特點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通過對物象的描繪,藉以表現藝術家的精神世界和真情實感,以達到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藝術境界。花鳥畫將主觀的審美感受凌駕於單純的物象描繪之上,具有特定的精神內涵和審美價值,這也是中國花鳥畫的主要藝術特色。
花鳥畫不僅是古人「抒胸中逸氣」的藝術形式,更折射著藝術家的人文修養、藝術底蘊和審美品格。而隨著社會的變革,毛筆正逐漸被鋼筆、原子筆甚至電腦鍵盤所取代;國學、書法等傳統經典往往被束之高閣。當代許多花鳥畫家由於缺乏人文素養,加之書法功力不夠,導致畫面缺少生機,顯得單薄無力、貧乏枯燥,就因在很大程度上背離了花鳥畫的文化內核。
張大千的花鳥畫如同他的人物畫,清雅脫俗,婀娜多姿。張大千的花鳥始於陳淳、徐渭等諸家。徐、陳是明代傑出的寫意畫家,而張大千的可貴在於每描繪一種花鳥必先窮極物理、物態和物情。翎毛雖不是張大千重要刻畫的對象,寫來卻也工筆,寫意樣樣不俗。他描畫花卉的面很廣,牡丹、山茶、水仙、芙蓉甚至柿樹等等趣在言外,饒有韻味,傳統的梅、蘭、松、菊、竹信手拈來,馨香自在。
大千先生之所以能在花鳥畫上取得不同凡響的成就,除卻山水、人物畫修養之高,生活閱歷寬廣外,運筆和設色確有過人之處。他曾提出鈎線「要活潑而不草率,要有活力而自然」,用色需高雅脫俗。他收藏和觀賞過許多古代名畫真跡,吸收明清水墨畫的清淡及色彩的變化;又從宋元名畫中擷取了工整姸麗;從敦煌壁畫中採納了濃豔而不火辣的重彩;加之年輕時在日本學過紡織染色,懂得色彩規律。所有這些底蘊使他的花鳥畫風格獨特、清麗輝映、風華絕頂。
照片<<琴瑟和鳴>>設色紙本 立軸,126.5x 61.5 cm。款識:柔絲著露花如醉 脩羽臨風翠欲飛 甲申(1944)年冬月大千居士爰;鈴印:「張爰」(白文)、「大千」(朱文)。「大千父」(朱文)。內容畫的是紅鵲、蜜蜂、梅樹、山茶、水仙和小黃花。畫面將一棵梅樹取景其側邊,呈現主幹彎轉盤錯的底部及一多彎曲折向上伸展的支幹,雖然只是側邊,但足夠讓觀賞者感受到梅樹無比的生命力。橫向伸展的支幹上佇留一對紅鵲,加上支幹婉變多姿與主幹形成幾何構圖,因而讓整幅畫好似存有樂章而動感十足。兩隻相對相依而立的紅鵲,一隻驀然回首,同時將視線拋向遠處,更讓整幅畫的「畫外」呈現無限的想像空間,而有著濃濃的「象外之意」。水仙是大千常畫的姿態,一般多以水墨寫意,但此幅卻是雙鈎設色,線條曼妙;五朵水仙花極為生動,也有著「五福臨門」的意涵。挺直的山茶佇立於梅樹後方,盛開和含苞待放色彩鮮豔的茶花各一朵,以金色鈎勒其花瓣,更讓整幅畫面有著富麗堂皇的風格。盛開和含苞待放的茶花上頭各有一隻採蜜的蜜蜂,和枝頭上成對的紅鵲輝映,而有著成雙成對、「琴瑟和鳴」的意象。彎轉盤錯的梅樹旁兩朵小黃花,黃色色彩的襯托,讓整幅畫面更顯鮮豔。大膽用色,重視渲染,色彩明亮,正是大千深受敦煌壁畫啟發的展現。紅鵲、蜜蜂、梅樹、山茶、水仙和小黃花所形成疏密掩映的構圖,彷彿花葉似也切切深情;成雙成對的紅鵲和蜜蜂,也都有著愉悅歡心、甜甜蜜蜜的綿綿情意。
大千先生以鈎寫技法畫山水、畫人物、畫花鳥、畫動物,先以淡墨起稿,再以主輪廓線鈎摹定位,其次以鈎勒敷染的手法表現精準與層次豐厚的畫面效果。一方面兼具線條的精確,再方面以色彩的暈染經營畫面的意境,設色豔麗大膽。他的花鳥畫確實將主觀的審美感受凌駕於單純的物象描繪之上,具有特定的精神內涵和審美價值。欣賞他的花鳥畫作,除了看到「畫面」物質的創造,更感受到「畫裡」、「畫外」精神的明月清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