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玉琮白玉素面 A.jpeg

 

玉琮白玉素面 B.jpeg

 

玉琮白玉素面 C.jpeg

 

玉琮白玉素面 D.jpeg

 

玉琮白玉素面 E.jpeg

 

玉琮白玉素面 F.jpeg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的玉琮最發達,出土與傳世的數量很多。商周時期玉琮數量不多,從出土的實物看,這一時期琮的形體普遍較矮小,多光素無紋。玉琮切割規整,中孔較 大,琮體較新石器時略薄。殷墟婦好墓曾出土了兩件有紋飾的玉琮,一件上下各飾一組弦紋,四角有凸稜,側面飾數道弦紋,該造型很少見。春秋戰國時期玉琮的造 型與西周相近,形體較小,戰國部分玉琮刻有細緻的獸面紋,勾雲紋等紋飾。

 

漢代玉琮已不再製造。宋以後出現了仿古玉琮,但宋至明的仿品上多飾當時流行的紋飾。明末至清代的偽古玉,以仿商周素面矮體玉琮為多,也有仿良渚文化玉琮。清代乾隆時期仿古玉琮尤甚。因加工工具,習慣的不同,偽品多數顯得圓滑有餘而古意不足,熟舊的程度更難做得逼真。

 

《玉琮白玉素面》物件尺寸 3.5 x 3.3 x 2.9 公分高。孔徑 2.1 公分。此小形體光素無紋的玉琮應屬商周時期的文物,其水銀沁和鐵鏽性分佈融合,層次感極強,自然天成的律動性和空間感,讓我們的心靈意象可以如遨遊宇宙般的奔騰,也可以是鳥瞰地球般的靜謐,端看你的情緒狀態進入你想像的情境,讓你的身心在此聯想中找到平衡的律動和寬廣的空間。

 

看最後一張照片,1.4公分厚度的玉石自然的光線還能透入,其發自內部的光澤,反射光是自然的、一致的,是統一光澤,且有油性,寶光浮現令人驚豔!更加讓人對此物件的神秘力量和歷史意義充滿"想像的愉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文 的頭像
    阿文

    日出日落部落格

    阿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