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上古華夏神州,萬物皆有靈性,在廣瀚的三界之中,出沒著一些極富靈性的神獸。它們長有各種奇異的外形,並且有著不為人知的神奇力量。神獸的出現能給世人帶來幸福,也能招來災害。
「如意」是一種象徵祥瑞的傳統器物,一般為S形長柄,兩端呈雲形或靈芝形,中間以圓滑曲柄相連結。一柄經典的如意,由細長的手柄和雲紋頭部組成。早在東周年間,便已有「如意」的雛形。唐代段成式在《酉陽雜俎》中記載孫權曾發掘出秦始皇使用過的一柄白玉如意。
佛教於漢朝時傳入中國後,「爪仗」((梵語名為阿那律)作為佛教徒隨身裝備之一,在中國流行開來,許多佛像都手持「如意」,是一種吉祥的象徵。在長期的演變中,逐漸脫離最初的實際用途,而被賦予祥瑞的意義,寄寓著冀求吉祥的祈望。
《圓雕黃玉如意神獸》物件尺寸 5.6 x 3.2 x 2.8 公分高。此物件為上古十大神獸之一,犼,俗稱為望天吼,朝天吼,傳說是龍王的兒子,有守望習慣。據《偃曝餘談》記載,犼形如兔,兩耳尖長,僅長尺餘,獅畏之,蓋犼溺著體即腐。但人仍一般稱牠「石獅」,常立於華表和房頂。華表柱頂的蹬龍(即朝天吼)對天咆哮,被視為上傳天意,下達民情。
雕刻家敏鋭的觀察力和創新能力,將犼形象唯美化。犼的身軀側躺,回首,捲縮的線條優美,以「如意」為載具,偌大的尾巴捲置於後右腿上,充滿動感,兼有閒緻之情。
似免的尖長雙耳靈巧豎起和俊悄臉部輪廓雙眼炯炯有神的對應,充分展現神獸的威武和機靈氣韻!
神獸以佛教使用的「如意」為載具,有著騰雲駕霧或乘風破浪之勢,讓人想像神獸有通天下地的能力,頗具創意!
水銀沁丶鐵鏽沁自然天成,底部和頭部的「如意」包漿厚實,如有神助,真是"神"來之筆。沁色分布均勻自然,都有一種發自內部的光澤。其反射光是自然的、一致的,是統一光澤,且有油性,寶光浮現,璀璨奪目!更增添此物件的美感和歷史感。美到令人神飛揚,思浩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