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竹雕伏獅羅漢 A.jpeg

 

竹雕伏獅羅漢 B.jpeg

 

竹雕伏獅羅漢 C.jpeg

 

竹雕伏獅羅漢 D.jpeg

 

竹雕伏獅羅漢 E.jpeg

 

竹雕伏獅羅漢 F.jpeg

 

《竹雕伏獅羅漢》物件尺寸 14.1 x 11.2 x 33公分高。羅漢胡貌梵相、雙目炯炯有神,腮絡鬚,額頭高廣,濃眉上揚丶眉毛呈螺紋。鼻翼微張,耳垂及肩,戴有耳環,雙唇合閉。寬袈裟線條優美,右腳自然彎踏在石枱上,左腳直立站在岩岸邊。身體微向前傾,左手掌置於右膝蓋上,右手肘輕放在左手背上,平衡前傾的身軀,神態悠閑淡定。

 

羅漢威德自在和睿智明澈的法相蘊涵雍容大度、慈悲莊嚴的上層佛果境界,予人普渡眾生、慈悲有情的至美情境。雕刻技法精熟,人物神態栩栩如生,悠然自得,表情生動。衣飾紋路自然,如行雲流水,富有動感;用刀流暢,和諧自然。站在羅漢前的小獅,猛搖尾巴,抬頭凝視著主人的深情狀,兩者親密的互動關係,是最為令人著迷之處!且其面部的表情,與羅漢臉部的表情,相映成趣,氣氛極為融合!小獅的模樣有如舞龍舞獅的瑞獅造型,有著吉祥的意涵。

 

竹雕作品在造型處理上因竹的特性而有著極大的限制和約束,要作出複雜的構圖,雕刻成立體形像,就得仰賴竹雕藝術家的智慧,就料取巧,並加以豐富的想像力及卓越的獨創性,經營假借,使材質和雕刻之間能密切配合。因此,竹雕藝術家必須先了解竹根的外形,估算竹節的數量、部位和生長情況,以及竹肉的厚薄、空心的體積等等特點,再依其特點來確定合適的雕刻題材;雕刻主體的位置、姿態、結構等的設計刻工,需大膽假設、小心經營、隨形賦意;且要刀法自如、嫻熟穩健,以達神態細膩逼真、形象生動傳神的境界。

 

此物件僅頭部和肩部為竹材的根部,其餘部位均為竹節,且達10節之多,因竹節間距小,為防冷縮熱脹龜裂,刻意將各節橫膈鑚穿。

 

此作品表現技巧的到位和人物姿態表情安排上的匠心獨運,比如面部和手的刻畫有著恰到好處的厚實感,道袍的闊達線條所呈現的張力,更顯相得益彰,人物俯仰顧盼中流露的微妙情緒等等。雕刻家把羅漢外表形象與內在精神作理想結合,在融合無間裡,與稚氣可愛的小獅親蜜的互動,充滿溫馨的氛圍,逸趣橫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文 的頭像
    阿文

    日出日落部落格

    阿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