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1879-1964),陝西三原人,祖籍涇陽。原名伯循,字誘人,爾後以「誘人」諧音「右任」為名;別署「髾心」、「髯翁」,晚年自號「太平老人」。中華民國開國元勛之一。于右任早年係中國同盟會成員,民國成立之後長年在政府擔任高級官員,尤其擔任監察院院長長達34年,是歷史上在任最久的五院院長。同時也是中國近代知名的書法家,尤擅長草書,首創「標準草書」,被譽為「當代草聖」、「近代書聖」。1932年在上海創辦標準草書社,以易識、易寫、準確、美麗為原則,整理、研究與推廣草書,整理成系統的草書代表符號,集字編成《標準草書千字文》(1936年由上海文正楷印書局初版),影響深遠,至今仍在重印。著作《右任詩存》、《右任文存》、《右任墨存》、《標準草書》等。
于右任在〈牧羊兒的自述〉中有一段對童年時期學習草書情況的回憶:“太夫子又喜作草書,其所寫之王羲之的十七鵝,每個鵝字飛、行、坐、臥、偃、仰、正、側,個個不同,字中有畫,畫中有字,皆宛然形似,不知其原本從何而來。”客體的顯現總是與對客體的意向密切相關,由於主觀意識的投入,審美物件才會朗朗顯現。記憶對往事的篩選也是如此,十七個不同形態的“鵝”字時時讓于右任想起,感到驚奇,正是于右任潛意識中的期盼,飛、行、坐、臥、偃、仰、正、側正是于右任孜孜以求的草書造型變化。于右任主張運筆應本於「無定法而有定理」之原則,以追求個人特性的風格表現。因此,並不要求書寫者以他的書跡亦步亦趨地模仿。他依據先賢論書提出意在筆先、萬毫齊力、變化、應接等四項基本原則。總而言之,標準草書雖在草書外形上加以統一規範,但絕未主張千人一面,於是標準草書或雄渾、或婉約、或樸拙、或典雅,也會因書寫者的審美追求與書法造詣的差別,而展現出完全不同的書法風格。
《桃花谿》今草書法 紙本 立軸。 尺寸:130 x 65.5 公分。 釋文:隱隱飛橋隔野煙 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 洞在清溪何處邊。款識:廣志老弟 右任。鈴印:「𠂇」(朱文)、「𠂇任」(朱文)。此今草字形結體,繁簡允當,充分表現「標準草書」的神韻,用筆,體勢不盡方正而帶圓,若無起止的筆勢,宛如一曲優美的音樂,富於節奏韻律的筆勢筆意,像一泓清泉流瀉於字裡行間,時而舒緩,時而急促,時而通暢,時而停歇,用無聲的旋律給人以美的感受。這也是于右任先生草書書法藝術的特質。
于右任先生強調不泥古、敢創新之精神,給人以儀態萬千之感。書法藝術作為抒情達性的表現手段,更要求突破疏密亭勻的平衡美的約束,在結體上出現疏與密的對比、誇張的不平衡美,使此今草更有個性,更富於生氣。他將推廣標準草書四個原則確實實踐,作到筆筆隨意,字字有別,大小斜正,恰到好處。結體重心低下,用筆含蓄儲勢,出神入化。
寓巧麗於簡約質樸之中,猶如茅台酒,看似清澈如水,品則醇厚芳香,餘味無窮。筆線、結體、章法和意境已隨心所欲,斂氣凝神,神完固守,呈現出極致的性靈美、藝術美。
于右任先生甘於淡泊,心境清虛,情操高尚,在藝術實踐上也就進入較高的境界,更能充分展現個人寬大氣度,巍巍若泰山,炯炯如日月;寓剛于柔的中鋒線質,蘊涵著一顆淡然的、無視名利富貴的心,與妙合自然卻不為物所役的性靈。得心應手,筆隨意轉,使主客觀融為一體,悠然而化,已是從書法技巧進入到一個藝術的最高境界--"道",神妙莫測,造化為神,萬物之美自然煥發出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