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能讓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看天下,但問題是我們的生命有限,好書又是那麼多讀書三要則 (好文章分享) 。雖說開卷有益,但現在已過耳順之年,不管多好的書,我還是會詳讀「序文」後再決定買不買。
去年曾在報紙上看到霍金出版《大設計》的立論。科技對我而言,不僅是艱深難懂,且有隔行如隔山之憾。
霍金認為新的科學證明超自然創造理論是多餘的,宇宙的形成只是物理法則的必然產物。因為宇宙有自身的法則,比如萬有引力,宇宙本身可以從無到有,不需要假借外力,包括上帝。
但霍金曾經相信「神創論」與科學並不矛盾。他曾在1989年出版的《時間簡史》中表示,並不排除上帝創造宇宙的可能。
談論到宇宙廣泛的範疇,到底是科學>>哲學>>神學或者另種順位,不同的觀點切入總會有不同的見解,也總會陷入「蛋生雞,雞生蛋」的泥淖。當然,以物理學的觀點切入來了解宇宙是較符合科學精神的;但重點是,不管科學家的說法如何,我們人類對浩瀚宇宙及奧秘生命的了解還是『極為有限』的──就以「宇宙本身可以從無到有」來論述,這個『無』是怎樣的一個『無』,就已經夠深奧了。
霍金說過:「哲學已死。」這句話。這讓我直覺聯想到尼釆在1881年發表有名的宣言:「神已死。」;但晚年尼釆也保有宗教的態度,覺得神的死使人類的生命有完全喪失含義之虞。
確實,不管科學家的說法如何,我們人類對浩瀚宇宙及奧秘生命的了解還是『極為有限』的。就連大科學家牛頓在臨終前,面對人們對他的偉大科學成就的稱頌,都謙虛地認為──他的工作若與神的偉大創造相比,不過如同小孩在大海邊偶然撿到一、兩片美麗的貝殼而已。
科學本身不一定使人走向無神論。許多本不信有神的科學家,因觀察到宇宙的奧秘而歸向了相信神;相反的,也有些人因此而更加強了他們的不信。也因而,談論到宇宙廣泛的範疇,甚而對奧秘生命的了解,到底是科學>>哲學>>神學或者另種順位,不同的觀點切入總會有不同的見解,也總會陷入「蛋生雞,雞生蛋」的泥淖。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出生後6-7個月就能識字;駱賓王五歲時寫出了有名的《詠鵝》詩;德國大詩人歌德八歲就能用五種語言進行讀寫;奧地利天才音樂家莫扎特五歲就能作曲和熟練地用小提琴演奏樂曲。有很多不勝枚舉的現象和例子是科學無法解釋得清楚。
十六世紀人體的解剖與生理學的研究,及十七世紀循環系統與心臟功能的發現,都使得人類對自身的了解與日俱增。然而,大體來說,我們對宇宙萬物的了解還是微乎其微,對遺傳定律的認識也還停留在探索階段。自然知識的領域浩瀚無際,而我們身體本身的奧秘並不比大自然少。每一個人的生命最初的一剎那,都是從精子進入卵子時開始的。在微觀世界裡,這個時刻充滿了神秘的光輝,至今人類科學家也弄不明白為什麼是這一個而不是另一個精子能進入卵子,在精子向卵子發出的信號中包含著什麼樣的信息。很多人擔心衰老,但很少有人意識到,不管你的壽命多長,你身體的某些部分其實只有幾週甚至幾天的壽命,這是因為它們在不斷進行自我更新。對於生命的奧秘,我們實在很難「完整」窺其全貌。
相信很多人都有遭遇過難以以科學解釋的經歷。我當兵時,在三貂角空軍雷達站當財務兼行政官,記得很清楚那天是329青年節,我們一群官兵從福隆海灘往鼻頭角方向行,當天艷陽高照,很熱,難得前方有一片人工栽培的整齊樹林,我們大夥兒原是嘻嘻哈哈、有說有笑的往裡行,卻突然間鴉雀無聲、且愈走愈快,等走出了「樹林」,大家都不約而同的說感覺很「陰」、全身起雞皮疙瘩。再走了幾十公尺,就看到一座高聳的紀念碑,碑文述說當年日本軍登陸,該海灘死傷無數。
另一個案,約35年前被公司派任隨外貿協會貿易拓展團到南非參展,參展團回程到南非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克魯格國家公園(Kruger National Park)觀光。住宿的旅館房間環繞著天然湖泊而建,景色極為優雅;check in後需行經一條長廊,抵達各自的房間,我竟能清晰的告訴團友,長廊每一轉彎的景觀,譬如有長方形的洗手台等等。當晚,我幾乎一整夜都無法入眠。在這之前,我偶會做自己在叢林裡被獅子或黑人執著長矛追趕的惡夢;之後,此「情景」的惡夢就從未再現。如果真有前世今生,我想,我曾經有過在非洲生長的日子。
生命的奧秘令人讚嘆!生命真的很奇妙很難用言語形容!確實,我們人類對浩瀚宇宙及奧秘生命的了解還是『極為有限』的。
本文前半段是「留言板」給白方推薦《大設計》一書的回覆文;後半段為對「我們人類對浩瀚宇宙及奧秘生命的了解還是『極為有限』的」加以舉例說明及補述。
照片為攝自陽明山擎天崗登山指示牌──讚美大自然的智語。
《詠鵝》
鵝鵝鵝,
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清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