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小就對「美的事物」特別感興趣,看到「美的事物」總會令我感動莫名;而且我對「美的事物」幾乎有「過目不忘」的能力。我有多位收藏甚豐的好友,我在他們家裡看過其收藏,經過數個月之隔,於書本上看到照片,仍能確信為其收藏品,經與實物比對完全無誤,令他們喜出望外;因為登錄於有公信力書本上的「物件」,其價值會是倍數增加的。


 


我從事紡織出口貿易,現已退休,也許是經營自己事業,對人事物「整合」的習慣,讓我對喜愛的藝術所做的整合有點「心得」。其實,這樣的「整合」是下過很深的功夫的,當我買到了某件「美的事物」,我就會用心去「研究」它,其中有一主要動機是要鑑別其真偽。


 


以書畫為例,其實書畫真偽的辨識是極高深的一門學問,連行家都會看走眼。20063月在國際知名的中國古書畫展,米芾法書就鬧雙胞,其一為吳湖帆所擁有在上海博物館舉行的珍品展,另一為葉公超所珍藏在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舉行精選展,兩件「詩冊」形式、尺寸、文體的筆法、布局、印章與印章鈴蓋的位置,乃至他人的題跋、歷朝歷代的收藏印等等,幾乎完全一樣。是為書畫真偽事件的經典實例。


 


就連故宮都可能有不是「真跡」的畫作。十幾年前,在故宮賞畫,有位師大美術系的學生拿著放大鏡坐在一幅畫作前作筆記,為了向他借放大鏡,我的開場白:「這幅畫好像不是文徵明的真跡。」;那位學生轉過頭來說:「先生,我們老師也這麼說,你能告訴我那個地方不對嗎?我需交報告。」;我回說:「其實我也不敢肯定,只是直覺下方石塊上的苔點較粗,和文徵明用筆細微、畫作高雅稚嫩的氣息有點不同。」。


 


我向這位學生借放大鏡,就是為了觀看一幅<<仇英畫作>>的用印。而我對仇英的畫作,做了很多功課,是因為我有一幅署名「仇英實父」的畫。此畫作的筆觸、風格都符合仇英畫作的特色,且依其「畫面」、「畫裡」和「畫外」的完整性及其絹本質料研析,「真跡」的可能性極高。研究的結論也只能說可能性極高,不敢說百分之百;因為古畫真偽的辨識確是極高深的一門學問,未經專家「會診」,誰也不敢斷言;但經過這樣的功課,「觸類旁通」的收穫,就好像寫一篇專業論文的心得。此幅畫作請參閱本部落格<<葛稚川移居圖>>葛稚川移居圖 照片。


 


經由書本有系統吸收相關知識,並多到故宮、博物館、美術館、及各類展示場觀賞實物,是提升藝術鑑賞力的捷徑。讓藝術進入你的生活,豐富你的生命,你會真正體驗尼采:「藝術。唯有藝術!最能使人生可期,最能誘人向著生命,最能激勵生命!」這句話的精義。


 


生命總是劇烈地在痛苦與厭倦的兩端擺動,貧窮和困乏帶來痛苦,太得意時,人又生厭倦。由於內在的空虛,人們尋求社交、餘興、娛樂和各類享受,因此產生奢侈浪費與災禍。人避禍患最好的方法,就是增加自己的心靈財富,人的心靈財富越多,厭倦所占的空間就越少。多接觸藝文,多到故宮走走,是累積精神食糧,增加自己的心靈財富的手段。多接觸藝文,多到故宮走走,其實是比看場電影還便宜的。這樣的嗜好,是可以全家共同來培養的。


美的事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文 的頭像
    阿文

    日出日落部落格

    阿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