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註:這幾天亞洲貨幣競相貶值,歐元也貶到1歐元兌1.26美元。今天,我的一位朋友問我:金融風暴的源頭是美國,為何美元仍能走強?為此,謹將2008/11/22 給另一好友的此email予以發表。
昨晚電話中談到動盪的時代人們習慣以黃金和美金避險,且在全世界各國都同受「超級大泡沫」的衝擊下,各國貨幣也仍相對保持泡沫破滅前的「水位關係」,是近期美元仍然走強的原因。「動盪」時期如仍完全以「承平」時期的思維來看問題,往往會產生許多「迷思」,而不解金融風暴的源頭是美國,為何美元仍能走強。
以經濟學的觀點「黃金」和「貨幣」都可視為「商品」,在「商品」泡沫破滅後,「黃金」相對於其它包括石油在內的「商品」仍屬「極」強勢;各國「貨幣」因為「水位關係」看似「嘸風嘸搖」(台語),是美元所起的「指標作用」。在動盪的時代,美國反更能突顯其老大中的老大地位,他的經濟和軍事實力確是世界獨強,這是現實的國際情勢;而歐盟的罩門就在「合」字難寫,且在動盪時期反更難發揮「團結就是力量」的作用。
這波很長很長的「L型停滯性通縮」時期過後,下一個「承平」時期到來時「黃金」當然會快速回跌;同樣的「美金」亦會回歸其弱勢美元的本質,但重點是這段期間各國要能撐得過「國家信用」不致破產的危機。因此,在存有許多「未知數」的狀況下,「黃金」於動盪時期有其相對的「優勢」。
今早剛好有一則「美元仍為最佳避險標的」的新聞,謹下載供參考。日元之所以走強,除了此文所述之外;我的觀點還是:理論上,愈是最近才迅速竄起的國家,風險反而是愈高的;日本全民剛經歷1990代泡沫經濟洗禮的「歷練」,反會是靭性最強的。基本上,「幣值」乃是「國力」的表徵,日元走強是其「國力」潛能的展現。
(2008/11/22)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