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是一種名氣大到不需要再加介紹的文物,唐三彩「三」只是個虛數,最常見的顏色有淺黃、赭黃、淺綠、深綠、天藍、褐紅、茄紫等多種色彩,但多以黃、褐、綠三色為主,黑色比較少見。三彩低溫釉以「鉛釉」為主要成分,色釉濃淡變化、互相浸潤、斑駁淋漓、色彩自然協調,唐三彩在色彩的相互輝映中,顯出堂皇富麗的藝術魅力。
因為唐三彩能充分地表現出盛唐時期的富麗堂皇和胡漢融合的多元文化,所以不但是人類文明史上的重要藝術品,也是後人研究唐朝文化非常重要的參考資料。唐三彩在造型、裝飾、色釉和燒製等面向,均獲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形成了絢麗多彩、矯健雄渾的藝術風格,它與同時代的文學、繪畫、書法、雕塑、建築等藝術形式交互輝映,共構大唐帝國的盛世景象。
照片《金雞報喜》唐三彩 56.5公分 高。仕女高髻長袍,亭亭立玉,手抱金雞,悠然嫻雅,與唐代藝術的豐滿、健美特徵是一致的。造型與當時社會風俗、生活環境、審美意識、製作材料、工藝水平分不開,表現出生動逼真的神態,生活氣息濃郁。雕塑水平非常高而且技藝嫻熟,人物比例協調,形象生動。面部、五官、表情、姿態以及抱著金雞的手勢都變化有致。金雞形態自然傳神,動靜祥和,神完氣足。仕女藍色衣飾造型高雅,披肩線條流暢,美觀大方。上滿藍色釉的唐三彩器物實不多見,可了解到此物件的特別之處。因當時最昂貴的顏色是藍色。呈現藍色的原理是釉料加入鈷元素。在唐代,鈷原料主要來自西亞,屬於進口貨,自然最昂貴。所以藍色在唐三彩中主要起點綴作用,大片使用藍釉顯然是奢侈而罕見的做法。淺黃、赭黃以及藍色釉汁自然流淌現象,產生了特有的釉面華麗色彩效果,豐潤飽滿、霞彩滿天的美感。顏色互相浸潤,形成釉面異常光亮,而且斑駁燦爛,絢麗多彩,烘托出了富有浪漫色彩的盛唐氣氛。這是唐代以前各類單色釉陶器所沒有的藝術效果。此物件風格獨特,釉色豐富,造型美妙絕倫,仕女手抱金雞,有著金雞報喜的吉祥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