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鳳紋太白尊 A
青花瓷鳳紋太白尊 B
青花瓷鳳紋太白尊 C
青花瓷鳳紋太白尊 D
青花瓷鳳紋太白尊 圓口
青花瓷鳳紋太白尊 圈足
元代景德鎮陶工在繼承唐宋製瓷成就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彌補了形體上工藝粗糙的不足,使元青花更精美。鳳紋是元青花裝飾中富有時代特徵的題材之一,鳳為傳說中的祥瑞之獸,在元青花紋飾中其形象特徵是雞頭、鷹喙、鱗身、花尾。上喙長下喙短,鳳眼不畫。身上羽毛畫如鱗片,尾為花尾,二至七叉,呈飄拂狀,有些畫如卷草,尾梢多卷為圓圈。
鳳凰本無雌雄之分,但自宋代以後裝飾題材即分出雄為鳳,雌為凰。元代青花瓷器上的鳳與凰主要區分在鳳冠和鳳尾上,鳳有鳳冠和花尾,凰則無。鳳與凰有時合繪在器物上,有時與龍繪在一起,也有時雙鳳對舞,或單鳳展翅,周圍簇以纏枝花卉;也有鳳穿牡丹、蓮花和菊花等。多飾於器物的盤心、瓶身、壺腹等視覺較突出的部位,輔助紋飾常配牡丹、芭蕉、菊花、蓮花等圖案。明初起鳳紋下顎已畫鬚髮,鳳眼細長,喙部較短,羽片增長。明中期後有些鳳首形象貌似鴛鴦造型。
元青花瓷大改傳統瓷器含蓄內斂風格,以鮮明的視覺效果,給人以簡明的快感。以其大氣豪邁氣概和藝術原創精神,將青花繪畫藝術推向頂峰,確立了後世青花瓷的繁榮與長久不衰。
《青花瓷鳳紋太白尊》物件尺寸:口徑:3.8公分;球徑:7.8公分;足徑:5公分;高:8.1公分。足底無款識。圓口外撇,短頸,圓肩豐盈,腹部渾圓,造型玲巧。腹部主題紋飾前後各繪單鳳展翅,雞頭、鷹喙、鱗身、花尾。上喙長下喙短,鳳眼不畫。身上羽毛畫如鱗片,尾為二花尾,呈飄拂狀,花尾如卷草,尾梢各依順反時針方向卷成圓圈,並以兩朵雲采點綴。構圖新穎,下筆有速度感,筆意爽真流暢,且用筆之力道突顯,紋飾筆劃深淺相間而手繪自然,以書法的筆法作畫,結合勾、皴、點、染技法,線條蒼勁有力,顯示出工匠高超的繪畫才能。運筆的速度、力度、形態都極為恰到好處,深得書法運筆的「遲急」、「起伏」和「曲直」之妙,工藝師應具有書法繪畫功力才能至此。肩部和腹下脛部各飾六片俯蓮花瓣與仰蓮花瓣規律循環一周,上下相互對應。頸肩部間和腹底部間各繪單線回紋一周。蓮花瓣內繪面具圖案,有如佛教圖騰,予人肅穆莊嚴之感。底部露胎不施釉,經燒結呈氧化鐵紅色俗稱的「火石紅」,且因採用墊砂支燒方法,燒成後形成所謂的「砂底」,有粘砂及鐵質斑點。
此太白尊器形瑞正玲巧,青花發色青翠亮麗,造型與紋飾佈局完美結合,能夠按照器物的形體,配以適當的構圖。鳳紋形態描畫彰顯元代風格,展翅飄逸而又不失遒勁之感,充分流露出形象的動態與氣勢,處處表現出整體的容量感、線形的速度,以及變化的力量。其青花發色濃艷,暈散明顯,十分自然,乃典型的蘇麻離青料色質質感。同時可見,其青花色濃之處,塊狀鐵鏽之斑,亦是十分明顯,鏡下察之,更顯老斑耄耋,自然天成。色調有濃淡層次的變化,發色鮮豔淋漓,青花有暈散現象,有如一幅傳統的花鳥畫,氣韻生動自然。胎質潔白瑩潤,胎釉結合良好,光澤度好,白釉可見白中有所泛青,其釉光溫潤,包漿自然,整個器物看上去很柔和。鳳象徵吉祥的神,幾千年來,一直被人民視為美麗和幸福的化身,主題突出,達到很好的裝飾效果。通體比例、線條和完整性都無懈可擊,典雅大氣,厚重古拙與輕盈秀麗兼而有之,繪工近乎完美。令人嘆為觀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