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袁江的漢宮秋月圖.jpeg

 

袁江(1662—1735)字文濤,號岫泉。江都(今江蘇揚州)人。是中國繪畫史上有影響力的畫家,傳世作品不多,專攻山水樓閣界畫。雍正時,召入宮廷為祗侯。在清康熙、雍正、乾隆時期,樓閣工整山水當以袁江最有名。當時還有他的侄子袁耀同齊名。他擅畫山水、樓台、師法宋人。山水畫主要學宋代閆次平,畫石多鬼皴,樓閣主要學郭忠恕,工整嚴密。他的繪畫素材多為古代宮苑,尤長於界畫。界畫是中國繪畫中很有特色的一門畫科,它在東晉時代已同人物、山水畫並存,發展到宋、元時期達到高峰,但一直受到文人畫的排擠。畫藝從師仇英,山探郭忠恕筆法及趙伯駒、劉松年等青綠山水一脈,同時專攻界畫,成為清代第一的界畫家。

 

《漢宮秋月圖》設色紙本 立軸。 尺寸:114.5 x 61 公分。 款識:亂石通人過 懸崖置屋牢 上方重閣晚 瓦里見秋毫 清康熙庚寅年(1710) 袁江筆。鈴印:「袁江之印」(白文)。此畫作樓閣以界畫為之,工整秀麗,建築物比例適當。山石用小斧劈皴,畫法精巧,樹石形態逼真,山影波光,層次深遠。構圖繁複,景觀開闊。不僅園內樓閣館軒,木石刻畫細致,極富層次;而且主體布局皆合規矩,繁而不亂,細而不碎,極富透視感。山形脈絡皆有動勢,突兀怪異;以鬼面皴法畫出的山石奇形怪狀,層次豐富。華麗嚴整的宮殿閣樓周圍曲水環繞與富有動感的山水巧妙地融合,渾然一體,形成畫面中動與靜、整齊與活潑的鮮明對比,氣勢博大。整幅畫作樹木蔥鬱,樓閣華麗壯觀,庭園境界幽美。用筆嚴謹精到,墨色富於濃淡變化,明淨幽雅,意境恬淡,別有一番韻致。

 

袁江對於建築畫的貢獻在於開創了將山水與樓閣有機地結合而形成渾然一體的新風格。他們筆下的殿宇樓閣,或以堅實的山岩、或以浩瀚的江湖為背景,畫山石用斧劈皴、鬼面皴、卷雲皴,給仙境的樓閣構築出真實可信的空間,而工致細膩、富麗堂皇的建築也為冷漠的山石增添了色彩與生趣,從而賦予樓閣界畫深遠的意境和宏大的氣勢,創造出一種華麗精緻的畫風。

 

整幅畫作筆墨酣暢淋漓,山石奇絕跌宕,青松喬木巍然林立,渾厚雄強、生動清新,用筆潑辣、奔放、恣肆,整體氣勢恢弘,細部耐人尋味,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可謂神完氣足。畫面起伏的變化和虛實的對應,讓觀畫者的視線隨景物上下移動,時斷時續,時放時收,造成一種波浪式的動感和韻律。讓人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在那輪雲中的明月下,天地之大美及山川之靈氣,好似能「呼吸到」畫裡清新的空氣,進入「神飛揚」、「思浩蕩」的妙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文 的頭像
    阿文

    日出日落部落格

    阿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