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電視新聞標題<<日贈國寶丹頂鶴 動物明星添生力軍>>,謹從網路搜尋丹頂鶴的相關資料,配以畫家筆下的<<丹頂鶴>>畫作,跟大家一起分享丹頂鶴之美。
丹頂鶴 (學名:Grus japonensis),也叫仙鶴、白鶴 (其實白鶴是另一種鶴屬鳥類)、鴜鷜、日本鶴。丹頂鶴是鶴類中的一種,因頭頂有紅肉冠而得名。丹頂鶴身長約120公分至150公分,翅膀打開約200公分,其特徵即三長──喙長、頸長、腿長。成鳥除頸部和飛羽後端為黑色外,全身潔白,頭頂皮膚裸露,呈鮮紅色。
丹頂鶴是東亞地區所特有的鳥種,因體態優雅、顏色分明,東亞地區的居民,以丹頂鶴象徵幸福、吉祥、長壽和忠貞。在各國的文學和美術作品中屢有出現,殷商時代的墓葬中,就有鶴的形象出現在雕塑中;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鍾,鶴體造型的禮器就已出現;道教中丹頂鶴飄逸的形象已成為長壽、成仙的象徵。
丹頂鶴每年要在繁殖地及過冬地之間進行遷徙,只有在日本北海道是當地的留鳥,不進行遷徙,這可能與冬季當地人有組織的投餵食物,食物來源充足有關。丹頂鶴的棲息地是沼澤和沼澤化的草甸,食物主要是淺水的魚蝦、軟體動物和某些植物根莖,依季節不同而有所變化。
丹頂鶴成鳥每年換羽兩次,春季換成夏羽,秋季換成冬羽,屬於完全換羽,會暫時失去飛行能力。丹頂鶴的鳴聲非常嘹亮,作為明確領地的信號,也是發情期交流的重要方式。丹頂鶴屬於單配制鳥,若無特殊情況可維持一生。每年的繁殖期從3月開始,持續6個月,到9月結束。它們在淺水處或有水濕地上營巢,巢材多是蘆葦等禾本科植物。丹頂鶴每年產一窩卵,產卵一般2~4枚。孵卵由雌雄鳥輪流進行,孵化期31~32天。雛鳥屬早成雛。
照片<<丹頂鶴>>油畫尺寸約53 x 60cm,丹頂鶴很難以從外表分辨雌雄,屬一夫一妻制鳥,畫中雙鶴應是夫妻,先行著陸的一隻正低頭專心覓食,悠然閒適;剛著陸的另一隻小心翼翼地收起翅膀,深怕驚動伴侶的獵物,鶼鰈情深洋溢畫面。輕風吹拂沼澤地遠方的柔靭茂密盧葦草,畫家巧妙地在縱面上方七分之一和橫面左方三分之一交义座標處畫上兩片下彎的花穗,讓觀畫者凝視時產生飄動的錯覺,予人有著秋高氣爽、徐風拂面的快感。而生活在自然環境中的丹頂鶴悠然自在、閑逸淡雅、美妙聖潔的神態,更讓人有著福至心靈的感應,得到精神的淨化,取得內在生命的流暢。
丹頂鶴的色彩美,具有強烈的視覺感染力。色彩是美學中的要素,而丹頂鶴的色彩可謂天造地設的藝術珍品。白得神聖、淡泊、清雅、飄逸;黑得深沈、剛正、有力、永恆;紅得熾熱、激昂、跳躍、蓬勃。丹頂鶴的色彩,是絕倫的美學表徵,它彰顯出聖潔的質地,它弘揚出積極向上的精神,它昭示了對立統一的哲理,它展現出高尚和向善的德行…丹頂鶴的色彩是啟迪人類靈魂的精神動力。
丹頂鶴體型素以喙長、頸長、腿長「三長」而著稱,它的形體呈彎曲流暢的線條,展現極富魅力的「S」狀。丹頂鶴的形體由曲線而產生生動的節奏變化,同時又是沾了「仙風道骨」的禪意,因其是仙子的象徵物,而顯得更加美麗高雅。
丹頂鶴姿態之美,極具衝擊力和震撼力,是其內在美與外在美的有機融合與集中體現。它的姿態,尤其是舞蹈和飛翔最有代表性,那是一種動感的美,也是一種美的活性因子。人類不僅頌讚鶴的動態美,而且還在生活、藝術以至科學領域效法其舞蹈與飛翔。其姿態美,儒雅優美,豪氣奔放,千姿百態,風情萬種;是一種力度,是一種健美,是一種意志品格,是一種對希望和理想的呈現。
兼具高雅、俊秀之體形和聖潔、靈性之姿態的丹頂鶴,涉足在淺水沼澤地上悠閒覓食,所呈顯出的悠然靜謐氛圍,讓觀畫者感受到心靈的洗滌的同時,也喚起人們對自然生命的感動和美的沉思。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