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之間只有兩個現象:一個「吉」,一個「凶」,那麼吉凶又是怎麼來的?好與壞是怎麼來的?是人為假定的,是人類心理自己反應得失的一種現象。吉凶是人類心理相對的一種反應;天地間沒有所謂絕對的吉凶,也沒有絕對的是非,也沒有絕對的好壞,這是指「形而上」者而言。


 


「形而上」者沒有,「形而下」者有。有,是那裡來的?是由人類心理來的。吉凶是怎樣產生的?也是人類心理的判別而產生的。八八六十四「卦」沒有一「卦」是大吉大利的,也沒有一「卦」是大凶的。了解「卦」無極端的好及極端的不好的道理,心中自能有「樂極生悲」的意識與「絕處逢生」的意志,也就是了悟「物極必反」的社會哲學。所以,任何事物都要留點餘地,一到了極點就完了。


 


貴賤問題是由人情的「重遠」、「輕近」而來的。人類的心理毛病,喜歡遠的事物,困難的事物,尤其是不易得到的事物。重視那遠大摸不到的東西,而輕視眼前容易得到的東西。其實,世界上沒有一樣東西是絕對的貴、絕對的賤;貴賤是由它存在的位置不同,當位不當位而已。懂了人類心理上貴賤的道理,就能了解「卦」,沒有那個叫做好的,沒有那個叫做不好的。天底下的事都是一樣,希望而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就因為這樣的心理,人總是「追尋天邊的彩虹,而忽略眼前的玫瑰」。其實,幸福就在滿意並珍惜自己當下所擁有的一切。如果,你能時時存著「滿意並珍惜自己當下所擁有的一切」的心境,你就是「知福,惜福」的幸福之人。


 


人文世界的一切現象只有四種──「吉」、「凶」、「悔」、「吝」。「悔」就是煩惱。「吝」就是困難。叔本華說:「生命劇烈地在痛苦與厭倦的兩端擺動,貧窮和困乏帶來痛苦,太得意時,人又生厭倦」,這句話與「悔」和「吝」的現象有其異曲同工之妙。人只要有思想,就會有「悔」、有「吝」,心理上就有得失;得到了高興,失掉了痛苦、煩惱。因此,要能先排除一切虛榮炫耀,置身於簡樸無華的生活中;並盡可能去除得失心,持有「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的心境。有了這樣的智慧,才能讓生命降低劇烈地在痛苦與厭倦的兩端擺動的頻率。


 


整個易經八八六十四卦,只有「吉」、「凶」、「悔」、「吝」四個變化,四個之中「吉」是好的,「凶」、「悔」、「吝」都是壞的,「悔」和「吝」不是大凶,不好,但也不是太壞。宇宙之間的萬事萬物不動則已,一動就只有四分之一的成分是好的,四分之三是壞的。這就是人生總是苦多於樂的原由。了解生命艱辛寂寥的本質,有時反能讓人破繭而出。也較能讓你不管得意或失意時,對於自己人生價值觀和理念都能有同樣的堅持。


 


宇宙之間的萬事萬物,看起來是非常複雜,但懂得易經以後,從易經的觀點,任何錯綜雜亂的事物,都有它的法則可循。換句話說,懂了易經原理以後,待人接物處事,遇到再複雜的問題,也都能理出頭緒,找到其關鍵所在,在關鍵上輕輕一點,問題就解決了。硏讀易經對於IQ和EQ確會有相當大的助益。


 


人處在世界上,與這個世界的關係,不停的在變,只要發生了變,便包涵了它的「理」、「象」、「數」。人的智慧如果懂了事物的「理」、「象」、「數」,就會知道這事物的變。每一個現象,到了一定的數,一定會變;為什麼會變,有它的道理,完全明白了這些,就萬事通達了。「理」、「象」、「數」通了,就能知「變」、「通」、「達」。


 



「變易」、「簡易」、「不易」


「樂天知命」


「理」、「象」、「數」


「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文 的頭像
    阿文

    日出日落部落格

    阿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