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5639  定窯白釉印花菊瓣紋八角瓶 A.jpg

定窯白釉印花菊瓣紋八角瓶 A

 

IMG_5640  定窯白釉印花菊瓣紋八角瓶 B.jpg

定窯白釉印花菊瓣紋八角瓶 B

 

IMG_5641  定窯白釉印花菊瓣紋八角瓶 C.jpg

定窯白釉印花菊瓣紋八角瓶 C

 

IMG_5642  定窯白釉印花菊瓣紋八角瓶 D.jpg

定窯白釉印花菊瓣紋八角瓶 D

 

IMG_5643  定窯白釉印花菊瓣紋八角瓶  小圓口.jpg

定窯白釉印花菊瓣紋八角瓶 小圓口

 

IMG_5644  定窯白釉印花菊瓣紋八角瓶  圈足.jpg

定窯白釉印花菊瓣紋八角瓶 圈足

 

中國美學史上最能體現人生境界美的是宋代美學。朱熹立足於儒家的人生價值觀念與追求,出入佛道,兼容並蓄,演奏著一首理想與現實、道德與審美之間張力與平衡人生境界追求的美妙樂章。這一樂章的最強音就是從道德走向審美,去追求“孔顏樂處”、“氣象平淡”之最高人生境界──審美境界。“氣象渾成”是宋代審美精神的重要理論結晶,是宋代審美意趣、審美評價、審美標準之基本精神。“氣象渾成”和“平淡”精神一樣代表著宋代審美理論對中國傳統“中和”美學的整體推進。

 

宋代確立了以單色系的「墨」做為繪畫的主幹。這一影響長達一千年,使「水墨」在中國繪畫史上成為主流,與西方油畫的色彩分庭抗禮,形成世界美術史上獨一無二的審美特質。顏色是傾向於「感官」的,顏色滿足著視覺。「墨」的單色是感官的沉澱;更接近回憶或反省,更傾向於心靈與精神。

 

定窯同樣以單色系的「釉」做為瓷器釉色的主幹。白釉顯色米黃,類似象牙白,胎釉特點賦予定窯瓷器溫潤如玉、清新純淨的藝術效果,符合宋人典雅素淡的藝術審美潮流。在造型上多質樸無華或追求高雅深沈的意涵。裝飾主要方式是劃花、刻花、印花等,每件瓷器都展現著自身獨特的美。宋瓷之美,美在收斂、溫厚、含蓄,強調內心的感受。

 

定窯,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位於河北省曲陽,唐宋代屬定州管轄,因此稱為定窯。定窯的瓷器燒造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時期,五代時開始燒造以白瓷為主,到宋金年代,是這個窯口發展的鼎盛時期,生產御用貢瓷時期最長的窯場,燒造出聞名世界的定窯白瓷。元代以後逐漸衰落,至明代宣德年間終至落幕。

 

定窯的瓷胎特徵是胎質十分堅密精細,胎薄而顯輕,胎色白凈而略顯微黃。無論白定還是各種彩色釉定,均是如此。定窯施釉較薄,釉薄處能見胎色,白定釉色多數為白中微閃黃色;黑定所上的黑色釉猶如黑漆一般,釉面特別光亮;紫定其實並非紫色,而是醬黑色釉,釉面施釉不太均勻,常出現深淺不一的現象;書載有紅定一說,但至今尚未見到實物,所見殘片上也只是在醬釉上有紅斑而已。

 

定窯器除黑釉器外多數都有花紋裝飾。裝飾手法從北宋早期到晚期先後有劃花、刻花和印花等多種。早期劃花用竹籤類工具在瓷胎上劃成。所劃線條比較細,坡度很小,圖像自然豪放。刻花法比劃花法出現稍晚。刻花是用刀子在胎骨上刻成的,用的還是「一面坡」的刀法,刻線較寬,坡度大,圖像剛勁有力。有時候劃花和刻花也常出現在同一器物上。刻劃的花紋早期有蓮瓣紋、菊瓣紋、纏枝菊紋、蕉葉紋和回紋等,稍後又出現花果、蓮鴨、魚水、雲龍等紋飾,而且在圖案一側常劃一細線,以突出圖像的立體感。印花裝飾是用模子在胎上模印而成,始見於北宋中期,成熟於後期。定窯所印的圖案都是層次分明、線條清晰、繁而不亂的。主要題材以花卉為主,以牡丹、蓮花為多,次之為菊花。有纏枝也有折枝的。圖案講究對稱。此外,魚水紋、龍鳳紋和各種禽鳥紋也不少。花卉紋常見與動物紋相組合。

 

定州在北宋時是商賈雲集的商業重鎮,這裡不但生產瓷器也鑄造金銀器,同時還是絲織物的集散地。在這種大環境下,定窯工匠們自然會將金銀器的模造技法和絲織物的圖案與白瓷的燒造技術結合在一起。所以定窯白瓷上的印花裝飾,一開始就顯得比較成熟,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

 

定窯之器中,有極少數是有款識的,如「尚食局」、「五王府」等,還有帶「官」、「新官」字樣的款,這些都是入窯燒制前刻劃在胎的底足上的,一般用楷書體。還有一些和宮廷建築有關的款,是送到宮裡後由宮中玉工後刻上去的,如「奉華」、「風華」、「慈福」、「聚秀」等。

 

物以稀為貴,自明代起定瓷精品就是眾多藏家追尋的目標。其中黑定、紫定也歷來為收藏家推崇備至。在國際上,定瓷同樣具有極高的收藏地位。在大英博物館、巴黎國立亞洲美術館、舊金山亞洲美術館等,定瓷均被作為珍品收藏。在日本,一件收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的宋代定窯紫釉描金碗被視之為稀世珍寶。

 

定窯白釉印花菊瓣紋八角瓶 物件尺寸:物件尺寸 15(對角) x 13.5(對邊) x 29.2公分高;口徑(小圓口)4.2公分;足徑(圈足)9.5公分。足底款識:楷書體「官」字為入窯燒制前刻劃,雖不太端正美觀,但卻顯得自然有力。八角瓶通體白釉,每兩面一朵菊瓣印花圖案,形態自然經巧妙變形,構圖嚴謹。紋飾總體佈局線條清晰,講究對稱,層次分明,工整素雅,幾何紋飾及變形菊瓣紋,充滿浮雕感。菊瓣線條流暢,飄逸瀟灑,在白色釉的襯托下若隱若現,反映出宋代陶瓷手工藝的高超水平,藝術氣息濃郁,藝術水平很高。

 

器物通體呈八菱形,小圓口,細長頸,圓折肩,圓鼓腹,腹壁較直,底部內收,矮圈足。細長頸有凸弦及蕉葉紋,頸下三條紋飾和肩部弧形紋飾對應的極美,生動自然,有較強的立體感。八角瓶平順上縮為小圓口,底部束脛為圈足,無縫收尾得非常完整,充分展現製瓷工匠高超的成型技藝。器型簡約大氣、素雅清逸的瓷器風格,是宋代瓷器崇尚簡約的典型代表。器物造型和花紋裝飾渾然一體,十分精美。釉色如象牙之白,色潔白清雅,給人以柔和悅目、溫潤恬靜的美感,釉水瑩潤,富有靈動之氣,就如白玉一般。

 

“藝術心靈的誕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剎那,即美學上所謂“靜照”。靜照的起點在於空諸一切,心無掛礙,和世務暫時絕緣。這時一點覺心,靜觀萬象,萬象如在鏡中,光明瑩潔,而各得其所,呈現著它們各自充實的、內在的、自由的生命,所謂萬物靜觀皆自得。這自得的、自由的各個生命在靜默裡吐露光輝。”──宗白華語錄〔宗白華 (1897-1986) 中國美學家,畢其一生,悠悠然,散步於美學和藝術的林間花徑。〕。靜觀此八角瓶,空靈的單色釉彩,儒雅內斂的器型紋飾,展現藝師的恆心與才智,充分體現宋瓷之美,美在收斂、溫厚、含蓄,光明瑩潔如在鏡中,在靜默裡吐露光輝。讓人獲得一種「豁達寧心」的精神慰藉,心領神會新層次的美,如沐春風的陶冶淨化心靈,潛移默化心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文 的頭像
    阿文

    日出日落部落格

    阿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