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銅香爐(A).jpg

 

銅香爐(B).jpg

 

銅香爐頂部.jpg

 

銅香爐底部.jpg

 

銅香爐鑄款  成夆老山.jpg

 

銅香爐是焚香用具,或作祭奠之用、或作書房之用的重器。上品的銅香爐欣賞時有種肅穆、古樸的感覺。君子佩玉,文人博古,銅香爐取玉之溫潤,謙謙和悅;常置案頭,焚香一柱,秉燭夜讀,紅袖添香,實乃文房清玩之雅器。古時文人雅士,名媛香閨中,多擺放有精緻香爐,撫琴、品茗、讀書時一縷青煙為伴裊繞閒情,令人頓覺清新雅致。

 

宣德爐誕生於宣德三年(1428),自宣德爐誕生後,明清兩朝一直有仿製,尤其是明中期至清中期這個階段,可稱為仿製宣德爐的熱潮時期。

 

明清兩朝,每一個時期的鑄爐工匠,在審美和製作手法上都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做出來的銅香爐無論在風格和細節上也是不同的,從爐型上的變動到每個細節上的修整,也是截然不同的。

 

清代銅香爐,在爐型風格上與明爐有著很大的變化,特別是康、雍、乾時期,康乾盛世,國泰民安,隨著國家的發展和與周邊友好國家的往來,此時期的銅香爐在藝術風格上,受到了周邊國家的藝術影響。特別是乾隆皇帝,又是位十分喜好仿古之人,因此這個時期的銅香爐樣式可以說是「百花齊放」,從原來無工藝的素爐,逐漸演變成有刻花、有工藝花式爐或灑金或鎏金或嵌錯金銀等。

 

一般而言,明爐素雅秀氣,素而不俗,底款金石有力,韻味十足。清爐端莊霸氣,雍容華貴,手感沉重,款識規整。花式爐造型獨特,工藝精湛,賞心悅目,頗有樂趣。

 

夔鳥紋螭首耳銅香爐物件尺寸:口徑:13.8公分;球徑:21公分;足徑:12.8公分;高:30公分足底鑄款:「成夆老山」。鑄款一筆一劃清晰。不僅端正莊重,還透出飄逸清秀的感覺,金石有力,韻味十足。“成夆老山"可能靈感來自: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可推敲鑄造者或堂號主人頗有學問

 

此銅香爐造型古雅。圓口,長頸,弧肩,鼓腹,下腹漸收,圈足,足高2.2公分頸部兩側對稱置螭首,長舌吐信勾成環狀。頸部和腹部刻畫主題紋飾「夔鳥紋」,紋飾清晰精美,端正莊嚴,肅穆古樸工藝精湛,賞心悅目,頗有樂趣。

 

此銅香爐皮色甚為精美!色澤蘊藏於內,映出黯淡奇光,燦爛自然、柔和。除銅之外,應還有金、銀等貴重材料加入,爐質特別細膩,呈暗紫色或黑褐色,予人美到恰到好處的觀感。大器燦爛嘆為觀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文 的頭像
    阿文

    日出日落部落格

    阿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