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陳名珉《一位女司機的真實人生故事》讀後感 A.jpeg

陳名珉《一位女司機的真實人生故事》讀後感 B.jpeg

陳名珉《一位女司機的真實人生故事》讀後感 C.jpeg

 

前天搭到一輛Uber女司機的車,她是個健談的人,六十多歲的人了,精神很好,打扮得非常有品味,一點也不顯老。她不像是開車的司機,更像是準備出門逛街的時髦女性。

 

我們在車上聊天,她告訴了我她的故事。

 

她說,疫情開始擴散到歐洲的時候,她人在法國,算是歐洲早期期的感染者之一。當時巴黎正在搞時裝週,她工作的行業與時裝產業有關,因此無役不與,結果時裝週還沒開始兩天,她就喪失味覺,生病確診

 

肺炎這個病毒在初期是非常強而恐怖的,死亡率很高,歐洲的醫療體系面對來勢洶洶的病毒,根本毫無準備,不要說藥物,就連口罩也奇缺(後來我們施打的疫苗,是在疫情爆發後一年多才誕生的產物)⋯⋯初期得病的人,除了某些無症狀或輕症幸運兒之外,幾乎每個人都必須直接面對死神的挑戰。女司機告訴我,她確診時,透過電話與醫生遠距對談。醫生讓她留下地址,說醫院方面會想辦法寄送藥物給她。

 

她收到藥物時,打開一看,就是幾排感冒藥和普拿疼之類的成藥。就靠著這少量的藥物,還有一些從台灣帶去的常備中藥,她掙扎著過完了整個病期。

 

當時她住在巴黎的一棟老公寓裡,一層兩戶,隔壁住的是一個年長的、生活得很體面的法國老先生。她生病初期,老先生知道她家沒有儲存食物,慷慨地把物資分給她,無論買到什麼,都一定分裝在紙袋裡,放在她家門口。

 

老先生與她約定,為了避免直接接觸,每次老先生把食物放在門口,就回家拉小提琴。她聽到小提琴的聲音,慢慢移動到門口,開門取物。

 

那個時候的巴黎狀況不是很好,風聲鶴唳,物資緊缺,老先生能搜羅到的,經常是來自於長時間排隊搶購到的幾顆馬鈴薯、品相不好的少量的青菜還有說起來不敢相信,真的很難吃的麵包(女司機說,在法國,麵包做得難吃是犯罪的啊!),牛奶雞蛋什麼的有段時間甚至完全斷貨。但在她生日的那天,老先生在紙袋裡面塞了半瓶葡萄酒。他在紙袋上寫:困難一定會過去,妳一定會好起來的。親愛的,祝妳生日快樂。

 

她得病後掙扎了一、兩個月後才逐漸恢復健康,但肺炎帶給她嚴重的後遺症。直到現在,她的肺仍然無法恢復原本的狀態。她說,剛開始就連走幾階樓梯都會眼前發黑,氣喘如牛,渾身冷汗直冒,胸口繃到彷彿喘不過氣來。但無論如何,她幸運逃脫病毒的魔爪。

 

不過同樣的事情落到老先生的身上就完全不一樣了。老先生在她逐漸康復的時候病倒了。法國人真的非常固執,尤其是法國老頭。老先生每天出門,堅持不戴口罩,他說寧可生病也不願意犧牲自己盡情呼吸空氣的權利,怎麼勸都沒有用⋯⋯女司機講起那個法國老頭時,語氣又無奈又悲傷。她說他幾乎每天都想辦法出門,四處遛達,尋找食物,因為當時公寓裡面的幾戶獨居者都生病了,或是家裡有孩子,父母不敢出門,怕感染孩子。老先生是少數健康且勇於出門的人,他每次都已遛狗的名義出門。大家都擔心他的健康狀況,勸他不要天天出去,但老先生不聽勸,他總是以「我有預感,今天會給你們找到新鮮番茄」為理由,戴上帽子牽狗出門。

 

可是奇蹟沒有發生在老先生身上,他也感染了,不再能給大家張羅分菜。樓裡其他人接替起老先生的工作,每天分派食物給老先生,叮囑他一定要吃藥。

 

她說,角色替換,換成她把分派到的食物放在老先生的門口,然後輕搖鈴噹,示意老先生出門取物。起初老人還有力氣與她隔門交談幾句,後來她感覺老人的體力越來越差,呼吸粗重,咳嗽不止。她很擔心,打電話聯絡醫院,但醫院沒有病床可以收治,只能叫她繼續觀察。有一天她的朋友從鄉村進城,帶來了新鮮雞蛋和牛奶。她想要分給老先生,然而無論怎麼搖鈴,老頭都沒有來應門,只聽見門後老人的狗嗚咽低叫。她打電話通知醫院和警察,有人來了,把門強行打開,把老人搬了出去⋯⋯老先生沒有再回來。

 

女司機說,她收養了老人的狗,可是那隻老狗總是坐在門口等待,只要有人上樓,老狗就一副急切難耐的樣子,在門口低鳴打轉。她知道狗狗是在等待老主人,但她無法和狗解釋:你放棄吧,他不會再回來了。

 

歐洲逐漸解封,在疫情真正結束之前,老狗也過世了。女司機說,那天早上醒來,她看見狗狗躺在門口的位置,就像平常一樣彷彿等待,但走過去一摸,狗的身體已經僵硬了。

 

疫情不只帶走了許多人、摧毀了她的健康,還毁滅了她辛苦建立的事業。她的公司曾經前景看好,但沒能熬過疫情。她結束營業,負債累累。為了還債,賣掉了所有房子和資產,勉強脫身。年輕時她懷抱夢想,兩手空空地到歐洲去闖蕩,沒想到蹉跎半生,最終仍是兩手空空。

 

她對歐洲沒有任何留戀,藉口照顧老母親回到台灣,躲在老家,一蹶不振。有很長一段時間,整天以酒澆愁。每天早上醒來想到自己失去的一切,怨恨蒼天不公,對世間一切都充滿憤怒,只有酒精能夠讓她暫時忘記痛苦。她不想和任何人接觸,尤其是親朋好友。她說那個時候最怕看到別人憐憫的目光,最討厭和別人解釋自己發生了什麼事。如果聽者相信,對她抱以同情,她反而覺得自己受到侮辱;但如果聽者不相信,她又會覺得血淋淋的事實就在眼前,我幹嘛要騙你!就這樣,她陷入了自證和不願意自證的雙重迴圈。

 

她曾有過一段婚姻,膝下有一女兒。女兒成年以後回台灣發展。她住在老家的時候,女兒每個月會來探望她一次,幫她收拾屋裡堆積如山的酒瓶。

 

有一天她又喝得酩酊大醉,宿醉醒來,頭痛欲裂,女兒正好回來,一面給她收拾房子,一面跟她說話。她說:媽媽,妳不能繼續這樣下去。病毒毁了你一次,但繼續這樣下去,妳會毁了全部的自己。

 

她其實也知道自己這樣做不對。她上有老母,下有女兒,作為中間的這一代,如果擺爛,會造成兩代的負擔。但她不知道怎麼重新面對自己的人生。

 

她也想走出家門,重新找一份工作,但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她說:離開老本行,我發現自己完全沒有一技之長,但我也不想再回老本行,因為我沒有重拾舊業的勇氣和衝勁。況且我已經六十多歲,這個年紀,找不到什麼體面的職業。

 

女兒聽她抱怨,很平靜地告訴她:不要去想職業體面不體面,也不要估算能賺多少錢,妳工作的目的是要離開家門,重新面對這個社會,重建自己的信心。妳一定要踏出家門,不然妳會爛死在家裡。

 

女兒給她建議,說媽妳也許什麼都不會,但妳會開車啊!妳去開計程車吧,開uber。不要想每天工作多少時間、賺多少錢,哪怕一週開一兩個小時也很好,這個工作可以讓妳離開家,走出去,與其他人見面。就算沒有載到客人,光是開車出去晒太陽、吹吹風,也是好事。

 

她聽從女兒的建議,考了職業駕照,開車上路。

 

她說,從第一天開車上路算起,她已經開了將近一年的車。從一週只開兩個小時,到現在每天都開車四、五個小時;從剛開始不願意與任何人說話,到現在與每個客人打招呼、聊天,她覺得這個工作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我搭她的車時,本來很累不想說話,但後來慢慢把故事聽了進去。我覺得,女司機的故事太珍貴了,她經歷的是人生從全盤毀滅到逐步重建的全過程。

 

我問她,開車真的有那麼大的重建力量嗎?

 

她說不是開車本身有力量,而是與人對話、相處這件事情,帶給自己很大的力量。

 

她說:我剛開車的時候,不想和客人溝通,只想快點把人送到目的地。但後來聽見他們在車上說話,跟家人講電話、跟顧客或老闆講電話,他們也會跟我說話,談工作、談生活,談自己的希望和對未來的夢想,談自己擔憂的那些事。萍水相逢,沒有負擔,所以他們坦承地告訴我自己最痛苦最悲傷或者最快樂得意的事。我聽得多了,忽然發現,人世間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我覺得我自己很痛苦,是因為我只看見自己的痛苦,如果我看見別人的痛苦,我的苦就沒有那麼苦了。

 

她告訴我,轉捩點發生在一次載客的過程。有一天下午她載到一個剛從醫院出來的乘客,兩人路上閒聊,她才知道,女乘客是癌末患者,癌細胞已經大範圍擴散,沒有什麼可以再治療的方法了。醫生含蓄地暗示她要快做準備。

 

她很困惑地問女乘客:醫生這樣說,是要妳做怎樣的準備?

 

女乘客哈哈大笑,說:應該是要我做辦喪禮的準備吧!

 

她聞言大驚,但女乘客非常坦然,她的目的地是百貨公司,她說,要趁自己腦子還沒被癌細胞吃掉之前,給自己找一套適合喪禮穿的服裝。

 

她說那個女乘客下車後,她停止接單,開車回家,半路上忽然忍不住悲從中來,停車大哭了一場。她想起當年那個法國老頭還有他送給自己的半瓶酒,想起那隻死在門口永遠等待老人回家的老狗,想起自己辛辛苦苦創立的公司,最後成為負債,她賣掉了心愛的房子和一切有價值的東西,兩手空空的回台灣,還有那段喝得爛醉的時光!好多事情真的沒有什麼道理,但就是這樣發生了。而活著的人只能承擔這些發生的事情,無論多不甘心多難過,要把過去過去了,才能往前走。

 

哭完那一次之後,她整個人終於清醒了過來。回家後,她把家裡亂七八糟的酒瓶都處理掉,清理房子,重新來過。

 

她說:我是被現實擊潰了沒有錯,但那有什麼關係,人生有些階段,必須要經歷完全的毀滅,才能真正開始。

 

現在她每天開車上路,每天載客,保持熱情地對待所有萍水相逢的乘客。當然身邊不缺一些喜歡品頭論足的親戚朋友,尖酸刻薄地批評她「以前如何風光,但現在不過只是開計程車的」,可是她不以為忤。

 

她說:以前我非常在意臉面,在乎成敗,總是忍不住拿自己擁有的與其他人比較,聽到別人的比較就全身不舒服,但現在我不這樣想了,我不在乎別人怎麼看待我,我只在乎自己是否快樂。

 

我下車時,很謝謝她告訴我這樣一個看似亂七八糟,但無比真實的人生故事。這個故事裡沒有破鏡重圓、沒有重整旗鼓,沒有熱血再戰重拾舊山河殺回巴黎時裝界的戲劇性,她可能從此安於女司機生活,當然也可能會有其他的發展(只是我們還沒來得及看到)。她的那輛小車就像是這個世界無數的「開始」,有人搭著這輛車奔赴希望,有人搭著這輛車前往最後的目的地,也有人就像我一樣,單純是這輛車上的過客。

 

我真的好喜歡她說的那句「人生有些階段必須要經歷完全的毀滅才能真正開始」。聽她說這句話的時候,感覺彷彿是上帝還是神明透過她在對我說話。能夠真正理解這句話的人可能需要一點年紀或經歷,但她說的是真的。她說的那個「毀滅」,其實也可以代換成「放下」。

 

人生的某些階段,是你必須要完全放下之後才能開始的。

 

而再開始的新人生,是真正的奇幻之旅。

 

能理解的理解,不能理解的也沒有關係。人生不必太強求,時間與機緣足夠的時候,自然會懂。

 

--以上節錄 陳名珉作家 原文--

 

敬業樂群會是關關難過關關過的生命之匙。走出來,千萬不要將自已陷入找excuse 的泥淖。退休"老人",以身作則,將家庭文化傳承,也是種敬業樂群。

 

這樣的想法,讓我一真對敬業的人充滿敬意!

 

常搭508536公車去泡溫泉,有位536公車司機,非常敬業且充滿服務熱忱,每次搭上他的車,下車前總會豎起大拇指,給他一個由衷的讚美!

 

最近到墾丁旅遊,我給予照片上這位熱心的原住民導覽員誠摯的讚美!中段休息時,他開心地站在他年輕時的木雕作品前,擺各種姿勢讓我拍照。

 

人生在世應該做一個心靈純潔敬畏天地的人,即使一生中全是悲劇,悲劇,也是幸運的,因為他畢竟完成了並非人人都能完成的對自己的心靈的冶煉過程,他畢竟經歷了並非人人都能經歷的高潔、純淨的意境。

 

人性善良面的極致是人性光輝,人的生命雖如滄海一粟微不足道,但人性的光輝卻足以驚天地震鬼神。人確實需為信念而活,要有自己生命的價值觀,要能彰顯自己生命的意義,才能不虛此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文 的頭像
    阿文

    日出日落部落格

    阿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